,天空便泛起点点涟漪。

&ep;&ep;p大作为国内有名的高校,学校里的漂亮景观其实不少,许多大一新生刚进学校,还会专程去校园里的各个地方打卡,体味百年名校的魅力。

&ep;&ep;但邓川最常去的地方还是图书馆,p大的图书馆建设得十分现代化,坐落在学生生活区的附近,邓川从健身房出来往右拐,几乎不用走多久就能到。

&ep;&ep;图书馆的旁边有个咖啡厅,平时也有许多学生在里头点杯咖啡,掏出书来学习,咖啡香和学习的顾客都十分安静,空气中只有音乐在流淌。不过在咖啡厅里学习的一般都是留学生。邓川不太清楚这是什么原因,但事实的确如此。

&ep;&ep;走在校道上,红叶常常在不经意间落到肩头,在因为早起而无法彻底清醒的清晨,邓川常常在图书馆旁边的这间咖啡馆里买一杯美式,带着上到图书馆的五楼,在她常坐的靠窗的那个位置坐下,一边翻开书看,一边慢慢喝完。

&ep;&ep;在咖啡香,红叶,专业书上的铅块字里,邓川穿上了厚厚的外套,空气也变得越来越干燥。邓川在某一天低头看书的时候突然流了鼻血,她第一次用身体的变化感知季节,彻底得知了冬天已经到来的消息。

&ep;&ep;结课的前几周,课程都以复习和自习为主。这天的最后一节课是微观经济学,下课铃声响过之后,邓川收拾完课本,把包提在手上,准备按照惯例跟周知一道去食堂吃饭,然后去健身房,再分道扬镳,周知回宿舍,她去图书馆。

&ep;&ep;临出门的时候,在讲台上被问问题的学生围住的老师出声喊住了她:邓川。你等一下。系里有事跟你说。

&ep;&ep;教微观经济学的老师是邓川所有专业课的老师里最年轻的,她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女教师,身上的气质跟小姑姑有点像。邓川觉得她很亲切,有时候去问问题,态度也不免变得亲近起来。

&ep;&ep;不过除了偶尔的请教,邓川和这位老师的接触也不多。

&ep;&ep;邓川不知道这位老师找她有什么事,拍了下周知的肩:别等我了。我这边不知道要多久,你先去吧。

&ep;&ep;周知说了声好,冲着她挥挥手:有事儿打电话给我啊。走了。

&ep;&ep;周知走得潇洒,她的背影消失在楼梯转角。邓川提着包,站在教室门口等着还在给人解答问题的老师。相熟的同学一个接着一个地出来,跟她打招呼。

&ep;&ep;招呼打得正热闹,老师出来了,她拿着课本,提着电脑包,腾不出手去拍邓川的肩膀,只冲着她扬了扬下巴:挺热闹啊都不去吃饭吗?邓川,我们走吧。

&ep;&ep;邓川假装没看见一行人冲着她的挤眉弄眼,跟在老师后头走了。

&ep;&ep;老师走在前头,转头冲着她招呼:走这边。我们去系主任办公室。

&ep;&ep;邓川应了声好,加快几步,走到老师旁边,伸出手,想帮忙接过她手上的书,被老师笑着躲开了:不用。你还挺贴心。知道系里找你什么事儿吗?

&ep;&ep;邓川诚实地说:不太清楚。

&ep;&ep;老师说:我先跟你透个底儿,有个一年的交换生项目,系里拟订了你做人选。

&ep;&ep;邓川心里惊了一下,偏过头,问她:老师,是去哪里的交换项目啊?

&ep;&ep;老师耸了耸肩,她应该也在国外留学过,这个动作做得格外潇洒:按照往年的惯例,可能是剑桥,可能是牛津,我也不是很清楚。你待会就知道了。

&ep;&ep;邓川只能说:谢谢老师。

&ep;&ep;嗯。不用谢。眉目秀丽的女老师偏过头看她:你应该没有什么困难吧?金融经济专业本科毕业是没什么竞争力的,去交换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都很有帮助。

&ep;&ep;邓川含糊着嗯了一声。

&ep;&ep;看她这样子,老师眼里闪过一丝好奇,但她也没多问,两个人沉默着走了一段路,系办公室很快就到了。

&ep;&ep;办公室里已经坐着几位老教授和系主任。见她俩进门,坐在门边的那位教授顺手就把门阖上了。

&ep;&ep;主任见邓川进来,和蔼地指了指他面前的一张空椅子:邓川同学,坐。

&ep;&ep;邓川此前因为新生奖学金和学代会和系主任有所接触,而办公室里的几位教授有些她认识,有些她不认识,她冲着教授们点点头,小心地坐下来,微观经济学老师自顾自地找了个位置坐着,给邓川倒了杯水。

&ep;&ep;见邓川在椅子上坐下,主任从桌子上拿起一个文件袋递给她:邓川,别紧张。张老师跟你说过了吧,今天叫你来是好事。

&ep;&ep;邓川接过文件袋,认真地看着系主任,等着他说下去:我们经济与管理学院一直以来都有着专项人才的培养计划,现在有一个为期一年的交换生项目,今年是和牛津,院里通过相关考虑和考察,决定把这个名额委派给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