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方泾哭得更厉害了。

&ep;&ep;“我年纪轻轻入司礼监,你非要带头喊我老祖宗,说是这么多年的规矩。把我风华正茂的傅二喊成了七老八十的妖怪。我还记恨着呢。”他说。

&ep;&ep;方泾再憋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我错了行不行,我以后不喊老祖宗了。”

&ep;&ep;“那喊什么?”

&ep;&ep;“小、小祖宗。”

&ep;&ep;众人哄堂大笑,又作诗告别,半个时辰后,傅元青才能骑马离开,他行出半里,回头愿望,京城和远望亭融为了一体,在他身后。

&ep;&ep;秋色的光晕中,朦胧飘荡。

&ep;&ep;像是他激荡起伏的一场殇梦……

&ep;&ep;梦醒了,那些噩意也都被抛在了脑后。

&ep;&ep;*

&ep;&ep;一行人自通州渡口上运河航船,又改陆路,急行数日,抵宁波港。

&ep;&ep;上百艘海船旌旗招展,正在迎接他们的到来。

&ep;&ep;其中最高最大的那艘宝船是他的旗舰。

&ep;&ep;他不等歇息,下马登船。

&ep;&ep;从船上看去,一望无际的海面到最后与天相连,变成苍茫。

&ep;&ep;又过了一日,船队起航,大端朝的疆土逐渐消失在远方。

&ep;&ep;他扶着围栏等了一会儿,便有人自身后搂住他。

&ep;&ep;他回头去看,赵煦穿士兵软甲站在他身侧。

&ep;&ep;“陛下太任性了。”傅元青道,“您若与我一同出海,朝廷怎么办?”

&ep;&ep;“皇帝还在紫禁城,只是不上朝而已。跟你来的是承景。”赵煦道,“我都算好了,第一次出海,最多不过半年,后面就算行得远了,三四年也回来了。咱们老祖宗中间还有个二十二年没上朝的,也不见大端亡国,况且,朝中有浦颖、苏余庆、庚昏晓之流,有没有我这个皇帝都一样。再过得个五六年,福王的儿子就长大了,我便把皇位禅让给他,专心做掌印身边儿的侍卫。”

&ep;&ep;傅元青无奈叹息。

&ep;&ep;“反正都离岸这么远了,你总不能送我回去吧?”赵煦道。

&ep;&ep;傅元青侧头看他。

&ep;&ep;“不。”傅元青说,“我要养你在我房内,与我做双修之事。琴瑟和音,共享天寿。”

&ep;&ep;赵煦笑起来,吻了他的脸颊一下:“是……老祖宗。”

&ep;&ep;*

&ep;&ep;蔚蓝天空中海鸥翱翔。

&ep;&ep;水面波光粼粼。

&ep;&ep;白帆皑皑。

&ep;&ep;从曾以为的终途,驶向一望无际的沧海深处。

&ep;&ep;欣然往之。

&ep;&ep;=======end=======

&ep;&ep;作者有话说:

&ep;&ep;创作一个故事是一个人的事。

&ep;&ep;然而成就一个故事,则需要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

&ep;&ep;感谢大家这些日子来的投喂海星、打赏、收藏、推荐。最重要的是感谢你们的订阅和评论。

&ep;&ep;让我有勇气完成这个故事。

&ep;&ep;由衷感谢。

&ep;&ep;我们下一个故事再见。

&ep;&ep;(会有番外,只是需要休息一阵子,大约在下周末)

&ep;&ep;(下一章是一些曾经发过的设定,再下一章是后记。评论请在这一章就好,谢谢)

&ep;&ep;第73章后记

&ep;&ep;想来想去,这里还是写一个简短的后记吧。

&ep;&ep;都说创作是一个人的事。

&ep;&ep;而成就一本作品,则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完成的。

&ep;&ep;这个故事想写傅元青、想写党争、也想写爱情。大家都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ep;&ep;每次看评论区,有看了我每一篇作品的老读者,谢谢你们,看到你们的id出现都非常的亲切。

&ep;&ep;有初次认识的新读者,大家给我鼓励,让我有了写下去的动力。

&ep;&ep;每次写完都很期待你们的反应。

&ep;&ep;最开心大概是把你们欺负哭的时候(bushi

&ep;&ep;最沮丧大概是被你们欺负哭的时候

&ep;&ep;我不是一个特别成功的创作者。

&ep;&ep;断断续续的写了十几年,依旧冷门又小众。

&ep;&ep;我没什么才华,全靠一点倾诉欲写到今天。

&ep;&ep;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会认真对待自己的创作。

&ep;&ep;感谢你们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