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己的脑补吓了一跳的萧元后怕地向子矜道谢,问道“你觉得我将这事压下如何?”

“不妥,”子矜摇头道,“阿兄可想过,便是没有了文睦也会有李睦赵睦,崔氏如此行事迟早会拖累你。”

“你的意思是?”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萧元没有回答,不可否认子矜的话的确有道理,可要是就此放弃也确实心疼。

沉吟半晌,萧元开口了,“此事非同小可,我得考虑考虑。”

子矜表示理解,“那妹妹先回?”

“嗯。”萧元嫌弃地摆了摆手,走吧走吧,赶紧走,看着就烦。

子矜挥一挥衣袖,毫无负担地留下自家兄长独自纠结。

半个时辰后,思绪混乱快要把自己逼疯了的萧元跑到了萧业面前。

有问题,找家长!_

“优柔寡断!不过些许蝇头小利便能让你迷了眼!崔氏之事你不许插手,陈氏要闹便让她闹去!你是什么身份?岂能为一内宅妇人左右!”

萧业恨铁不成钢道“为人主者,可以不懂谋略不通兵事,甚至处理政务的能力也可以一般,因为这些都是臣子的事,君主只需要辨忠奸识对错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便够了。你是怎么做的?”

“文睦之事你不用我再教你吧?”

“不用。”

萧元很想说用,但在强烈的求生欲下还是没敢说出来。

我错了,我不该嫌弃子矜的,和这群心黑手黑的长辈比起来子矜简直就是小仙女!

……

“皇长孙处已无碍,先生尽可放心。”

“还请这位娘子代睦谢过世子,世子此恩睦没齿难忘。”

制止文睦行礼的动作,夜心冷着脸道“世子还有一句话要带给先生,皇长孙性情温和为人宽仁,颇有太子殿下风范,燕王府素来以陛下之意为先,故此事止于崔氏不可牵涉东宫,否则先生性命不保事小,累及子孙事大!”

子孙?!

文睦敏锐地捕捉到这两个字,难道……

文睦眼睛亮的吓人,一把抓住夜心的手,激动道“莫非世子找到我那两个孙儿了”

夜心瞥了眼文睦抓着自己胳膊的手,好心扶了他一把,“还没找到,不过有消息了。”

“什么消息!”

“他们没死,那两个去杀他们的仆役怜其年幼,便没下杀手,将他们丢进了流民的队伍里。”

“活着就好。”

文睦再拜道“若世子能寻到睦那两个孙儿,睦当结草衔环报此大恩!”

这次夜心没有阻止他,待他起身之后告辞离去。

激动地跺了跺脚,坐回案后灌了杯微凉的茶水,文睦逐渐冷静下来,意识到了这里面的违和之处。

从他向世子挑明此事到现在不过两天,在两天之内便能获得雒阳的消息,燕王府的势力不简单啊!

而且从子矜的动作里面不难分析出来燕王父女对于东宫的态度极为微妙,如果太子能安安稳稳的登基自然无事,若是不能恐怕燕王府不会服皇长孙,或者说,这是大多数藩王的态度。

不,不一样!

文睦无意识的捻着衣袖,燕王府更了解陛下的心思。所以他没能挑起子矜的野心,原来不是没有这份心思,只是被强行按下去了。有心思就好,有心思就有破绽,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他就不信说不动子矜,更何况,燕王府真正当家做主的是燕王,他能说动燕王也是一样。

从子矜向他露出燕王府势力一角的时候,他就已经被迫上了燕王府的船,不投诚就是死,别无他选。

若是之前死便死了反正他孑然一身了无牵挂,如今知道了两个孙儿尚在人世哪还舍得去死呢?

可燕王府这艘船随时都会沉啊!

就算是为了自己的两个孙儿他也要把燕王府改装成艨艟巨舰。

不过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扳倒崔氏。

齐朝初立之时宣武帝重订律法,在皇城之外设登闻鼓以震慑朝臣,然国朝新立吏治清明海晏河清,登闻鼓从未响过,但这一天刚刚开印却整个年假都在加班的官员们发现,从立国之初就没有响过登闻鼓居然响了!它居然响了!

也不晓得这次要生出多少事端。

宣武帝从来都不是喜欢拖延的人,文睦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端看宣武帝如何把握。

事实证明,在不牵涉东宫的前提下,宣武帝是不介意把这事闹大的,不过半天,这事已经遍传金陵,各地雪灾的热度还没过去,崔氏便闹出这一出,世族和寒门庶族天然对立的身份让这个新闻极具热度,一时间物议沸腾群情激奋。

随着事件不断深入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开始在民间流传起来。

#崔氏联合雒阳豪强架空了县令#

#他们还谎报土地人口逃避税收#

#就连当地的小世族都没能逃过崔氏的毒手#

#河南府尹居然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而当前去调查的御史带回了河南府尹曾多次向同安侯行贿的消息时,众人都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就说嘛,只有崔氏怎么可能这大胆,原来是有丞相撑腰啊!

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