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题转得让杜渐微有些得措手不及,“……额,因为民以食为天啊,一个圣明的君主当然要关心百姓最关心的事啊……”

他道:“不,归根结底,是怕他们造反,是想坐稳江山啊。”

“啊?”

“百姓其实很好哄,不像当官的同僚们,跟朝廷要了权了又要钱,要了钱了,又想要更多……大多百姓都是很单纯的,他们知道朝廷不往狠里剥削他们就很好了,所以只要他们吃饱了穿暖了,给他们营造出一个‘太平盛世’,他们就会安心种地,按规交税,为皇上歌功颂德,不会关心皇上是谁,自然也不会反对谁当皇帝,也不会去打听朝廷里谁在掌权,甚至连宰相是谁都不知道。他们不关心不了解,我们就能犯错了,也不会有书生秀才写酸诗骂朝廷,就算有人骂了,那也是清醒的少数,我们可以把这少数定为‘贼逆’,指责他们不知感恩心思不正,还会有百姓帮着我们指责他们……”

“帮着我们指责他们?那还需要我们诱导吗?”

“不用,百姓是我们诱导不了的,他们知道那‘少数人’说的是对的,他们不是怪那些人骂朝廷,而是怪他们说出事实——与自身无关的事实。大家都在做梦,先醒过来的人就能大声喧哗吵醒别人了吗?那是非常失礼的呀。‘太平盛世’里,大多百姓都是很脆弱的,就像睡着的小孩子,他们听不得锐利的声音。”

“所以我们必须得让他们吃饱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要主张商改,主张政改?这些都是急中抢救的做法,陛下也明白,因而他明明知道牺牲很大,还是会赞成。他想当明君圣主啊。”

“那顾大夫你呢?你是为什么?你就牺牲不多吗?”

“很多,为的很多,牺牲的也很多。”他举杯,“杜大人,你一定不想成为顾某‘牺牲’出去的东西吧?”

杜渐微足足怔忪了好久,“顾大夫……都知道了?”

“顾大夫你一定要保我啊!我是受杨隆兴蛊惑!才受贿贪钱的!”

顾青玄跟他放在案上的酒杯碰了下,看了眼慌地趴在地上求饶的杜渐微,说道:“不用怕杜大人,事实真相顾某早已掌握,谁的罪状最多,心里有数就好。今晚就是想和你喝杯酒,顺便聊聊真心话,仅此而已。”

第二日,杜渐微上折检举弹劾杨隆兴。

……

他们在商议吏改新条例,顾清桓又提出了一条新主张,方梁表示不赞成,商议无果,顾清桓扬手让公房里的其他官吏退走,只留下文书主笔何十安,还有方梁。

方才在人前,他还算是给顾清桓面子的,话说得比较委婉,此时就更加坦然了,直问道:““朝廷为什么要出银子去资助什么读书人?而且是在眼下,国库这么紧张的情况下?大人,请恕下官难以理解。”

顾清桓回道:“因为要防止他们造反啊。”他在看修改过的吏改条例,语气有些漫不经心。

“啊?”方梁与何十安显然都愣住了,不知他所云,方梁甚至凑过去小心地问:“大人,你……大中午就喝过酒了吗?”

顾清桓抬面冷冷地扫了他一眼,坐直了,又靠倒在椅背上,面色不是很好,耐心也少些,不过还是跟方梁说出了他的看法:“方侍郎,你我都是科举入仕的,身为曾经的读书人,你应该还记得你为了考取功名寒窗苦读的艰辛吧?”

方梁沉默下来听他说,他却想起在场的何十安也是科举出身,为了不忽略自家大舅子,他及时补了一句,问道:“十安你也是吧?”

何十安还是有点蒙,回道:“不是啊,我不用寒窗苦读,我父亲是大将军,我外公就是学士府大学士,在参加科举的前三个月,他们请了五位曾参与科举出题的大学士给我轮番上课,然后……我就考上了……”说着才觉得不对劲,气氛好像有些尴尬,自己好像拆了自家妹夫的台了,连忙补一句:“对!那三个月真的很辛苦!”

有五个老师,十几个人伺候,衣食富足的那种辛苦……

顾清桓呆了一下,差点失笑,憋住了,就当刚才什么都没发生,咳嗽了下,说道:“我的意思是,如果天下读书人都安心读书,以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作为第一人生理想,那他们就不会乱想别的了,也不会再有心思去写什么酸诗滥文骂朝廷,自然就安分了呀,连他们都向朝廷交了心,何愁天下百姓反朝廷?还有什么人会作乱造反?就算有,也是一些无知无谋不成气候的莽夫的罢了,好对付多了。天下不就太平了?大齐不就昌盛了?”

“啊?”方梁感觉自己再次受到了打击。

听了这番话,他不是为天下读书人感到寒心,而是突然意识到,他本来以为自己做官做成这样,已经是心思奸猾看破世事了,却没想到顾清桓的心思竟然比他还奸还毒辣。

但是,想一下,这都是实话呀!只是只有顾清桓说出来了而已。

顾清桓敲了几下台案,拉回他的注意力,“所以,我要提议朝廷每年拨一笔银子自资助入了考籍的仕子,而且拉长参考时限,他们提前五年就可以在朝廷领银子读书,也有钱到长安赶考了,这样一来,他们能不感激朝廷吗?这一笔银子不会很多,可就是那些寒门书生一年的生计,他们为了这个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