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生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拐点。wWw.遇见不同的贵人就会形成不同的人生结局。又有许多的岐路,走错一步将一误终生。现实社会中往往有许多人为此唉叹命运为何如此不公,恨老天为何如此无情,如果能给我重来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好好把握。但历史没有假设,人生不能重来。但我想如果在拐点上遇到不同的人,其结局真会如此不同吗?为此我展开了下面一段假设的历史故事,供各位茶后一丝嚼昧。

东汉恒帝延熹三年(160)幽州涿县楼桑村刘家庄一座大院的客厅里,此时坐着三个人,一位是头发如雪的老者。另一位是一个中年人,看样子是个儒生,身体清瘦,时不时还咳嗽几声。第三个则是位三十岁左右的青年,身材健壮。

“弘儿,你去看一下,你媳妇生了没有,生的是小子还闺女?”老者有点焦急的问道。

“爹,你都问了几遍了,张婶说了,生了会来通知的。”那位清瘦的人回道。

“你小子,都快四十了,还没给我添个胖孙子,能叫我不着急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叫我怎么去见祖宗?毅儿也是,结婚几年了吧,只生了个闺女,也没给我添个孙子。”老人怒道。

“爹,你说哥的事,怎么又说到我了,还有,我不是在努力吗?”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轻声说道。

“你小子,还敢狡嘴,看我不动家法!还有,弘儿,你再去看一下。”老者怒视这两个人。

清瘦一点人说:“我都去看了几次,听得里面的叫声,我都心慌。”

“没出息的东西。”老人再次怒哼一声。

突然听传来一声‘哇’的大哭,声音极为宏亮。

紧接着跑来一个五十来岁的妇女,嘴里嚷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您添了个大胖孙子。”

老者一听,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

“真的,你看清楚了?”老人急急地问道。

“奴婢看清了,接生的阿婆正在为小少爷洗身子呢,我怕老爷等得心急,出来先报个信。”中年妇女肯定的回到。

“好!好!我刘家终于有后了,大家有赏!大家有赏!你们每人赏二十钱。”老者开声大笑道说。

这位老者名叫刘雄,正是大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刘胜心无长物,专事造人,功到深处,为刘家生了一百多位子孙,刘贞就是其中众多儿子中的一位。

刘贞本来对爵位没有什么希望,谁叫他老爹利害?

不过,运气这玩意儿谁也说不准,正好赶上刘胜的异母弟弟,汉武帝刘彻推行推恩令,刘胜死后,天子发诏从刘胜众多儿子中,挑选了二十几个儿子封侯,刚好有刘贞一份,被封涿郡亭侯。

只是刘贞“运”去如山倒,因所献酎金成色不纯,被人告发。

武帝一怒,削去了刘贞的侯爵,这一枝从此留在了涿县。

这老者正是刘贞的子孙。

刘雄曾举孝廉,官至东郡范县令,娶一妻一妾,妻生长子刘弘,妾生次子刘毅,字起元。

刘雄承父志,勤读诗书、苦研五经,做过几任县令,刘家也算是小康之家。

长子刘弘自小秉承家训,熟读诗书,知礼仪,懂孝道。

前几年被举荐到涿县作丞。

只是自小体弱多病,三十多了还未添丁。

次子结婚也有几年了,毫无动静。

刘雄深感自己这一枝人丁不旺,时常暗自叹息,为此事,刘雄的头发都操白了。

此时长孙出世,老怀大开,连同如橘子皮的脸也绽开了花。

刘雄拈着花白的须发,凝视着长孙,仿佛想看出个什么道道来。

只是长孙并不买他的帐,哇地一声,不停地扭动着身体,不让他抱。

刘雄不以为意,亲自翻阅古书,为其取名:备;留下表字玄德,隔二年去世了。

刘雄作为读书人,深知家和万事兴,为免兄弟之间为家产分配不和,去世前遗言:祖屋及一百亩良田、十亩荒地,城中一间商铺归长子刘弘,次子刘毅,分得200亩良田、100亩荒地及与祖屋相邻的一栋别院。

自此算是分了家了。

刘弘的身体不佳,族长之位交由刘毅继承。

本来小刘备的成长是无忧无虑的,怎奈时运不济,刘备7岁时,父亲一病不起,为医治父亲,刘母售卖了自己的田地给叔父,钱花光,人还是去了。..Cobr/>

失去了田地,失去了父亲,刘备母子及两个老仆,只得依靠城里的一间商铺为生。

刘母知书达礼,不仅勤劳,还有智慧,利用仅有的十亩无用沼泽地,种了一些芦苇,亲自编织草鞋、凉席去贩卖,维持家用,缴纳税费。商贾之家在大汉却是末道,俗语道:士、农、工、商。

商贾之人不仅地位低,所交税赋更比其他人两倍。

家道中变,小刘备成熟了许多,自小就随同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刘备祖屋院子东南角有一棵大桑树,高五丈余,远远望去,童童如车盖。

有位术士经过此地,见到后大奇,道:“此家必出贵人。”

刘备自小生得异相:面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