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班少年赢得几只山鸡,回到庄中添油加醋,将刘备猛吹一顿。wWw.

刘母听后倍感担心,将刘备训斥了一顿,又觉得刘备已慢慢长大,留在庄上无所事事,跟随那班少年胡闹,迟早要出事,同意刘备跟随自己去县城卖履。

这天,天气晴朗,晨曦初露。

刘备与母亲、张婶三人,踩着初春的露水,赶着一辆马车来到县城刘家铺子。

商铺已开门,张婶的男人张英正在忙碌着将草鞋、草席,还有布鞋等部摆上去。

这张英是刘雄在县令任上时找来的一个帮手,跟随时间久了,张英也没有其他亲人,刘雄卸任时也跟着回到了刘家庄,也是六十几的人了。

本来刘母不让他来帮忙,张英不许,说铺子里无人看不行,刘母争不过他,只得由他。

此时看到刘备到来,惊奇地道:“小少爷今天怎么来铺子了?”

刘母道:“备儿已长大了,留在庄上跟随那班少年玩耍,总担心会出事,不如来铺子上帮帮忙,等他再大点了就出去游学,增长一点学问,之后再托人能否进到县或府中去做事,也是好的。”

“少主母行事考虑周到,小少爷,聪明能干,几年之后一定会有大出气。”

刘母道:“多承张叔吉言,也不知备儿将来如何,眼下却是要如此过日子,只是苦了他,将来出去做事,都要给别人议论,是个商贾出身了。”

正说着话,看到刘备正将所有的草鞋、草席等搬下来,忙叫道:“备儿!不要部搬下来,留一部份拉去西市墟市上去摆卖。这里人流太少,一天卖不了多少,今天是墟市日,要到墟市上去卖一点。”

刘备应承了一声“好嘞!”

人年轻,力又大,那里是妇孺老弱能比的,不一会儿就搞定,拉着马车和母亲一起向墟市走去。

此时,日上三竿,墟市上人来人往,刘母是老摆摊人了,不用停留,直接来到自己往日的地盘,摆下自己的草鞋草席,等待顾客上门。

这时邻坐有人问道:“刘家嫂子!这是你的儿子吗?长得真俊!十几岁了?不是说在读书吗?怎么有时间来墟上帮忙。”

刘母答道:“今年十三岁了,族里的蒙学已读完,在庄上没什么事,我担心跟随一班少年玩耍会出事,因此带来集市上玩,长大点就出去游学。”

这时有人答道:“真看不出,才十三岁,简直像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呢?”

“就是,刘家公子,读书聪明,长大了一定会像他的祖父一样去做官,到时,刘家嫂子就享福了。”有人插话道。

刘母听到别人的赞美,心里也高兴,口里却道:“这孩子太玩皮,整天舞刀弄枪的,和一班孩子们骑马、打猎,不知到时会怎样呢?能有他祖父一半的能力,就是祖宗保佑了。”

正说着,有人来问道:“这双麻鞋多少钱?”

刘备跑过去看了看,回过头向刘母问道:“娘!这麻鞋多少钱?”

刘母走过来向客人答道:“40钱一双。”

客人又问了一下草席及草鞋的价格。

刘母一一回答。

刘备在旁边一一记住。

不到两个时辰,卖出去几双麻鞋,四只草席。

刘备初次从商,算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到下午时,墟市上人流少了。

刘备想出去走一走,刘母看了一下天气,嘱咐刘备早去早回。

刘备高兴地答应了一声就向外走去。

刚转过街角,看到一位熟人,“简雍!你在做什么?”

一个十二岁左右的男孩一抬头,兴奋地叫道:“大耳朵,你怎么在这里?我刚同我娘来县城来赶集呢?睢!我还买了不少好玩的东西。”

刘备答道:“我帮我娘卖鞋和草席呢?你娘呢?要不我们去玩玩?”

“不了!下次再去玩,等会儿我走开了,我娘找不到我会着急的。我娘去买布料去了,说是买回家帮我们做衣服呢?她让我在这里等她。”简雍得意地回道。

“那好!我自己去玩了。”刘备说完就自己走了。

县城刘备不是没来,不过每次来都感觉不一样,兴冲冲地沿街观看,有玩杂艺的,卖小吃的,看得眼花缭乱。

正看着,听到前面有人大喊:“抓小偷呀!抓小偷呀!”

抬眼一看,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年正向他跑来,后面两名女人在追:一位年纪大一点,另一位年轻点,只有二十岁左右,叫喊的正是那位年轻女人。

刘备抢上一步将那名小偷拦住,大喝道:“将偷别人的钱还给别人。”

“滚开!那里来的小子,敢管老子们的闲事,是活得不耐烦了吧!”来人凶相毕露的叫道。

“哼!放下偷来的钱,就让你过去,不放下,就不让你过去。”刘备脸一沉,也怒道。

“你!你找死!”说完拿出一把小刀向刘备刺来。

刘备左脚一错,身子向后一侧,随后一把抓住对方握刀的手臂,向后一拉、一扭、往下一压。

对方嚎叫一声,手中的小刀跌落在地,人也下挫,跪在地上。

刘备问道:“给不给!”

“我给!我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