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北宋,汴京。

&ep;&ep;朝堂之上,上了年纪的官家愁眉不展,下面百官议论纷纷。

&ep;&ep;“陛下,从年初开始,北疆大辽频繁犯境,我军奋勇御敌,屡次交战,虽未有城池失守,但这粮草辎重……尤其是药材等物资十分吃紧,前线频频发来消息请求支援……”

&ep;&ep;“如今国库暂且充盈,多年未有大战,为何会缺乏粮草辎重,也不可能缺医少药,怎么会吃紧?”

&ep;&ep;“不是缺乏,是今年北部地区雨水大,大雨连绵数月,氤氲潮湿,洪涝灾害比往年严重,主要是运输困难,粮草和药材易发霉,朝廷供给还没运到前线,就已经不能用了。地方官府又没有足够的物资供给军需。”

&ep;&ep;“…….这可如何是好……”

&ep;&ep;七嘴八舌了半晌,也没个结论。

&ep;&ep;“父皇,儿臣有个朋友,或许可以有些办法,以解燃眉之急。待儿臣问过后再来回复,可好?”一个少年说道,正是睿王。

&ep;&ep;官家问道:“睿王所言何人?”

&ep;&ep;睿王答道:“白氏商社,少东家白赫云。如今正是这位少东家掌家,操持白氏商社,是个奇才,与儿臣相识多年,人品贵重,文武双全,亦有济世报国之心。可否….”

&ep;&ep;睿王还没说完,殿上就有朝臣又开始议论纷纷。

&ep;&ep;“什么?竟然是商贾之流?这怎么使得?”

&ep;&ep;“是啊,这怎么行…”

&ep;&ep;“我倒是也听说过,这个白氏不是一般的商贾人家,实力雄厚,生意遍布各地,涉及各个行业,白氏若是能施以援手,或许还真的能有些办法也说不定。”有略微知晓的朝臣说道。

&ep;&ep;“嗯,我也略有耳闻。”

&ep;&ep;“我好像也听说过……”

&ep;&ep;官家颤巍巍地说道:“商贾怎么了?难道你们还有别的办法?商贾若是于国有功也是我大宋的功臣!睿王这就去询问白氏,若是白氏同意了,就将他带到朝堂之上一同商议此事章程。”

&ep;&ep;“是,儿臣领旨!”睿王答道。

&ep;&ep;此时一位年轻的将军正默默地看着睿王,不发一言。这位少年相貌俊雅,容姿不凡,可谓是风华绝代。正是屡立战功并刚刚袭爵的武国公,明璇,明瑞然。

&ep;&ep;散朝后,明瑞然追上睿王:“睿王,这个白氏我也听说过,你口中的少东家,听闻方才十六岁,只是个少年,能愿意帮这个忙吗?”

&ep;&ep;睿王:“白赫云有没有办法我不清楚,我只知道,这个少东家要是真有办法,定不会袖手旁观,还有,谁说这个少东家是个少年?。”睿王急着去办差,匆忙走了。

&ep;&ep;明瑞然:“?”

&ep;&ep;三日后,朝堂之上。

&ep;&ep;“父皇,儿臣与白赫云商议后,白氏愿意帮助朝廷解决北疆粮草药物供给问题,白公子正在殿外等候。”睿王奏报。

&ep;&ep;官家:“宣进殿中。”

&ep;&ep;通传太监高声道:“宣白赫云进殿!”

&ep;&ep;此时殿中迈进一个人,一身白衣,暗纹锦缎,头戴红玉海鲸冠,身材高挑,英姿飒爽,出尘脱俗,堪称倾世容颜,竟然是个穿男装的女子!

&ep;&ep;朝堂之上,除了睿王,都处于惊魂未定的状态,平时的七嘴八舌竟变成了现在的鸦雀无声。

&ep;&ep;只见这位白公子从殿门行至殿前,虽说只有十几步,却能看出此人步履生风,定是武艺高强,身手不凡。立于一侧的武将们一惊,竟都自愧不如!

&ep;&ep;白赫云上前一拜:“草民白赫云参见陛下。”动作雅致,却如男子一般流畅利落。

&ep;&ep;官家:“白公子平身,睿王说你有办法解决北疆供给问题?”

&ep;&ep;白赫云:“正是,白氏商社在北疆各地也有生意,粮食与药材在当地的储存量就足以支撑北疆前线将士们渡过梅雨季。白氏仓储丰厚,有健全的储存方法,和运输能力,不必担心送至军中粮草和药材会发霉。”

&ep;&ep;官家舒展愁容,道:“好,很好,朝廷定会按照高于市面的价格付给白氏商社。白公子不必担心。”

&ep;&ep;“白赫云谢过陛下,但陛下可不必高价,只按在当地的市面价格结算就好。白氏虽为商贾,但也是大宋子民,有机会为国尽一份力已是幸事,定不会在此时囤积居奇。”白赫云答得清楚明了。

&ep;&ep;官家龙颜大悦:“白公子真是德才兼备,气度不凡啊!”

&ep;&ep;群官都应和。

&ep;&ep;正说着,殿外传来一声奏报:“紧急军情!”

&ep;&ep;朝臣们纷纷回首,只见一将官进入大殿,跪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