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华枫治军,一向纪律严明。

&ep;&ep;即便是生性不羁的群豪,也是“有令必行”。

&ep;&ep;听到撤退命令之后,苟不理、严不成等尚未参战的高手,不退反进,分别冲向任勇、孟青青、刘猛等被重重围困之处,不由分说就是一通拳掌纷飞。

&ep;&ep;里应外合之下,层层人墙瞬间被轰得四分五裂。

&ep;&ep;群豪并不恋战,接连飞起,弹射而去。

&ep;&ep;试探之战,就此结束!

&ep;&ep;……

&ep;&ep;众人悄然而来,呼啸而去。

&ep;&ep;投入战斗的兵力,不足区区十数人;战斗持续的时间,不过短短数十息。

&ep;&ep;进攻发起很是突然,战斗结束更加突然。

&ep;&ep;速度之快,匪夷所思。

&ep;&ep;恐怕是战争史上,时间最短的两军交锋。

&ep;&ep;数百“信徒”甚至尚未抵达敌工事,清军甚至弓未上弦、炮未填铳,战斗已然结束。

&ep;&ep;……

&ep;&ep;华枫对柳飘飘的随机应变,甚为满意。

&ep;&ep;他旨在试探,并无意即刻交锋。

&ep;&ep;华枫如此,李成栋又何尝不是?

&ep;&ep;清军援兵未至,李成栋只欲一心坚守。

&ep;&ep;他的两万余兵马,实在再也经不起折腾。

&ep;&ep;何况,对屡败自己的华枫援军,李成栋心下委实已有几分忌惮。因此,才并未全力出击。在柳飘飘率军撤退之时,也并未死缠烂打。

&ep;&ep;李成栋只盼两军暂且休战、相安无事,直至援兵到来之时。

&ep;&ep;……

&ep;&ep;李成栋在等待援军,华枫又何尝不是?

&ep;&ep;早在猜知清军意图之后,华枫已然发出了“联盟令”,广召“华大联盟”旗下势力、缔约盟友,决意在这块大明王朝所遗留的最后一片土地之上,与清军全力一战。

&ep;&ep;身为大明王朝的一介子民,正该如此,是为尽忠。

&ep;&ep;身为侠骨丹心的一介武夫,也该如此,是为情怀。

&ep;&ep;身为名震天下的一大帮会,确该如此,是为义举。

&ep;&ep;……

&ep;&ep;其实,以华枫、朱洪竺麾下战力,要拿下李成栋区区两万余人马,并非难事。

&ep;&ep;即便其有火炮威慑,有高手助阵,也绝计不是上百高手和三千“信徒”之敌。

&ep;&ep;而且朱洪竺在华枫、姜瑶瑶拜访之时,也曾要求全力出战,但却被婉拒。

&ep;&ep;华枫让他们在清军援兵到来之前,只需派出部分兵力,轮流骚李成栋之军即可。

&ep;&ep;其余的人马,只管休息。

&ep;&ep;毕竟,朱洪竺一军与李成栋周旋已达数月之久,早已疲惫不堪。

&ep;&ep;何况,在李成栋有火炮支撑,并坚守不出的情势之下,增加兵力,并不一定能增加战力。

&ep;&ep;当然,武功高强的好手除外。

&ep;&ep;……

&ep;&ep;华枫之所以让李成栋余部苟活至今,并非心慈手软,更非力不从心,而是“别有所图”。

&ep;&ep;其最大的图谋,就是围点打援。

&ep;&ep;这一招,他早在铲除黑鹰组织时,就已尝到了甜头。

&ep;&ep;如今故伎重演,自然得心应手。

&ep;&ep;……

&ep;&ep;华枫再次采取“围点打援”之策,目的有二。

&ep;&ep;其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ep;&ep;采取钝刀割肉之法,蚕食敌有生力量,有两大好处:

&ep;&ep;一方面,可隐藏已方实力,不至于引起清廷过分关注。

&ep;&ep;从而有效避免大军压境、无可抗衡之危。

&ep;&ep;试想,如果一举歼灭李成栋之军,必定震动清廷上下。其结果,很可能是数十万、上百万大军齐至。

&ep;&ep;如此,“华大联盟”如何能敌?

&ep;&ep;……

&ep;&ep;华枫此策,实乃无奈之举。

&ep;&ep;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ep;&ep;如果权掌数十万大军,如果有强大的国力作后盾,即便面对强大的清廷,华枫又何惧之有?

&ep;&ep;然而,没有“如果”。

&ep;&ep;孤军奋战,只能苟延残喘!

&ep;&ep;他非常清楚,“华大联盟”即便势力强横,但面对强大的清廷,也不过是困兽之斗而已。

&ep;&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