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派人递了帖子。

&ep;&ep;这天,午时一过,姜老太君便带着大太太和三太太拜访魏国公府。才下车子,进了大门,就见魏国公夫人便携着自己这房的大儿媳妇并二房、三房的太太,媳妇一处站着。

&ep;&ep;“给县主娘娘请安。”众人齐齐福身。

&ep;&ep;“好孩子们,都快起来,称我一声姜老太太就成。别行礼了。”

&ep;&ep;“老太太是长辈,自然受得。”魏国公夫人笑道,是魏玉贞的母亲,前几年魏家大房就袭了爵位。

&ep;&ep;“这天冷,大家可别在风口站着了,咱们进去吧。”二房主母王夫人笑着说,她是三太太姜王氏的嫡亲姑姑。

&ep;&ep;“来,我们大家去暖房坐坐。里面栽植的牡丹花开得正旺。”

&ep;&ep;魏家的暖房特别大,分东南西北四阁。

&ep;&ep;姜老太太和大太太自然是跟着魏国公夫人进了东暖阁里,其她人很有默契地去了其他几个暖阁里闲话家常。

&ep;&ep;“魏国公夫人,可见过我姜家派来的官媒?”姜老太太很有诚意地问。

&ep;&ep;“见过,不止您家的,其他的也见过。不瞒您老人家说,我们家这些天都在谈论哪个更合适些。”魏国公夫人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

&ep;&ep;“这天下做父母的都盼着女儿有个好归宿,嫁个好儿郎,老身自然明白。我这把老骨头活到今日,不过是希望儿孙都过得顺遂。实在是魏大小姐太好了,我姜家才动了求娶的心思。我那二儿子本也是个性格温顺的男儿,自从二儿媳妇死了也没再纳妾,屋里统共两个妾侍。说实在的,我这个老太婆不喜欢儿孙纳太多妾侍。虽然古人有云,开枝散叶,多子多福,可我们也明白多少世家大族是从内院里开始烂到根上。”

&ep;&ep;魏国公夫人点点头,表示赞同。

&ep;&ep;姜老太太又接着说,“我姜家虽算不上高门大户,后院也是嫡庶尊卑有别的,是重规矩的。我那已逝的二儿媳妇是留下一个嫡女一个嫡子,但是嫡子才两岁,只要魏大小姐肯教养,必然是视她为亲母的,若是不想带,我这个老婆子亲自教养也不打紧,那嫡女虽然十二了却也是温柔娴静绝不会刁钻难处的。”

&ep;&ep;魏国公夫人捧着茶碗还在犹豫,“姜老太太一片诚心,我是知道的。这事我一个人也说了不算,等到夫君回来,我再和他打打商量。”

&ep;&ep;另一厢,魏家二房的主母正跟姜王氏说话。

&ep;&ep;“我觉得你们姜家是不错的,虽然只有姜正勋一个人是官身,可是姜正明是个皇商,那也是富可敌国的肥差。我们大房的这位小姐也是个非常有主意的,不知道她看上哪家了。要是她自己选了你们姜家,那我大哥大嫂这关容易过。”

&ep;&ep;“姑姑,另外几家向你们提亲的具体是什么情况?”

&ep;&ep;“我跟你说,你别说出去啊。你们姜家是第一个来提亲的。然后第二个是西昌候侯爷,他都三十有六了,去年他长子刚成亲。他府里也是四房人口住一起,复杂得很。这第三个呢,是淳郡王的次子,二十有七,房里有七个妾侍,嫡子庶子庶子一大堆,加起来有九个。这也就罢了,关键是淳郡王还没立世子,这万一真嫁过去,那个二公子又没袭爵,以后不是要养二房一大家子人?”

&ep;&ep;三太太姜王氏点点头,“比起那两家,我们姜家算是简单的了。大房、三房都没有妾侍,连通房都没有。大房是管中馈的,日后嫁进来只安心做个二太太即可。虽二房有两个妾侍,一个庶女。不过妾侍始终是妾侍,况且我婆婆很重规矩,所以即使是受宠的姨娘也翻不起风浪。”

&ep;&ep;“你那二伯几岁?”

&ep;&ep;“我算算。对了,他的嫡长女十二岁,他是二十七,长得也是斯文儒雅。”

&ep;&ep;“我看大嫂的意思,也是偏向要选姜家的。但是国公爷还在考虑中。你知道的,毕竟他们男人还要考虑朝堂上的因素。”

&ep;&ep;姜王氏点点头,“也是。哎,那还有一个求亲的少爷是哪家的?”

&ep;&ep;魏家二太太摇摇头,“那个是曾家的二少爷,曾家前年就已经降爵了,现在是白身,虽然曾大老爷和曾二老爷都在朝为官,但是少爷那辈只有大少爷考取了进士,其他人都是碌碌无为,靠着曾家大房养着。这个二少爷又是个年少风流的主,这要是嫁过去赔嫁妆又赔人。”

&ep;&ep;“曾家二少爷,我也听过一耳朵,说是和别家少爷抢粉头打架什么的。”

&ep;&ep;“所以啊,这些人里,依我看,也就你们姜二老爷靠谱了。”

&ep;&ep;整整聊了一个时辰,姜老太太就带着大太太和三太太打道回府了。

&ep;&ep;马车上,姜王氏把其他竞争者的具体情况说了说。

&ep;&ep;“这样听起来,是我们姜家占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