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不像陆明煜。此前当皇子的时候情况便特殊,无人愿与他结亲。好不容易出了头,他又与燕云戈纠缠在一起。如今登基近一年,后宫还是空的。

&ep;&ep;半晌,燕云戈慢慢吐出一口气,想:那就递上去吧。

&ep;&ep;告诉陆明煜,自己与他再无一丝可能。

&ep;&ep;接下来几日,郭信向燕云戈确认过折子已经交到通政司,而后就开始翘首以盼。

&ep;&ep;他等着皇帝有所反应,偏偏等了数日,朝中一切如旧。

&ep;&ep;私盐案查得拖拖拉拉,始终没什么结果。陈修、上官杰那两人像是又有不和,莽撞如郭信,都听出几次两人言辞中的交锋。

&ep;&ep;除了这两家,礼部也忙得人仰马翻。皇帝在宁王册封以外又给他们找了差事,是召诸王嫡子来长安。

&ep;&ep;这话刚出来时,不少人下意识往安王方向看了一眼。

&ep;&ep;皇帝病了的消息早就传开,也有自诩聪明人的早早开始打算。原先以为受益最大的会是安王,如今看

&ep;&ep;安王面上倒看不出什么。

&ep;&ep;聪明人们又转回目光,各自思索。

&ep;&ep;如此等了几天,郭信开始和郑易嘀嘀咕咕:云戈那话到底是真是假?这都几天过去了,皇帝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ep;&ep;郑易无奈,说:还要什么反应?他有没有看到都不一定呢。

&ep;&ep;郭信听着,啧了声,说起其他:早知皇帝不行了,我们宁王

&ep;&ep;郑易说:不。不管知不知道此事,宁王的状况都不会改变。或者说,正因为宁王是这样,皇帝才会这么决断。

&ep;&ep;郭信不解地看他。他还想分辩什么,郑易却又开口,说:此次要来长安的王子,年龄都在十三往上。

&ep;&ep;郭信叹了一声。郑易看着,不知好友听没听懂自己的意思:十三岁,说来已经是可以开始接触政事的年纪了。做出这样的布置,明显是要绝了安王的掌权的路。可皇帝与安王之间哪有那么深仇怨?能这般考虑,多半还是为了燕家。

&ep;&ep;郭信不懂,可云戈能不懂吗?

&ep;&ep;想到这里,郑易也开始叹气了。

&ep;&ep;第34章正轨(12更)一眼看到上面的署名,

&ep;&ep;奏折总要经过多重验看,才能摆在天子面前。

&ep;&ep;不过燕云戈这封折子真没什么好拦下的地方,从常理推断,陆明煜的确早该看到了。可无论燕云戈还是郑易,都没想到,其中又出了一轮差错。

&ep;&ep;作为天子身边的总管太监,李如意的工作之一,就是为天子整理每日递上来的折子。把内容更重要的放在上面,一些普通的报备、请安则放在下面。

&ep;&ep;说来只是小事。可前朝大臣贿赂总管太监的事屡禁不止,可见其中的确有些门道。

&ep;&ep;早在燕云戈折子被送来的第一天,李如意就看了其中内容。

&ep;&ep;旁人不知道这封奏折的含义,他却不能不知。

&ep;&ep;想到皇帝越来越差的身体、福宁殿中烧不完的炭盆,李如意咬咬牙,将折子从原有的位置抽出来,塞在最下。

&ep;&ep;一连几日皆是如此。加上这段时间礼部事多,天子繁忙,还真一时没有看见。

&ep;&ep;李如意松一口气的同时,也暗暗提心:自己的作为,毕竟不是正经路子。皇帝迟早有一天要看到,到那一日,还是得打起精神应对。

&ep;&ep;他提心吊胆地等,对那一天的到来忧心忡忡。宫外,郭信却已经不耐烦了。

&ep;&ep;他逐渐认定燕云戈是敷衍自己。至于缘由,思来想去,只有一个:云戈果真对皇帝放心不下。被人杀过一次,还要替他考虑。

&ep;&ep;这可不行。

&ep;&ep;郭信一边扼腕于好友的心慈手软,一边思索,要怎么把好友拉回正轨。

&ep;&ep;这会儿可不比从前。眼看长安要有大动荡,云戈怎么能出岔子?

&ep;&ep;他不光自己思考,还打算去找郑易商量。

&ep;&ep;郑易听着郭信的话,初时嘴角微抽。后面却逐渐意识到,郭信的想法虽然简单粗暴,却并非没有道理。

&ep;&ep;正值多事之秋,云戈是燕家这边的主心骨,万万不能出错。

&ep;&ep;正想着,郭信说:我真想不明白,那狗皇帝到底给云戈灌了什么迷魂汤!

&ep;&ep;郑易随口回答:他们的关系毕竟不同。

&ep;&ep;郭信说:有何不同?

&ep;&ep;郑易看他,意外:你不知道?

&ep;&ep;郭信被郑易这么注视着,皱眉:不过是睡了几次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