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士的洞天又被称作洞天福地。而佛门的佛土也有“极乐净土”之称。可眼下这大日光佛土的情景哪里像是一片极乐净土的样子?

若说是天脊高原这种苦寒之地的一个缩影还差不多。

在墨阳经历过的众多洞天结界之中,最为奇特的就是东洋之地的天高原洞天与自家的隐灵洞天了。

鬼子的天高原洞天是一片焦枯的大地,就跟传说中的熔岩地狱差不多的。而破败了的隐灵洞天则像是一处荒废了的村野深山。跟所谓的“洞天福地”四个字完不挂钩。

可是此刻看到这天脊佛门的大日光佛土。如果论起其不寻常之处,恐怕隐灵洞天和天高原洞天就要靠边站,排到第二和第三去了。

隐灵洞天会是那种荒废的景象墨阳当然知道怎么回事,因为就是那处洞天真的荒废了几千年,无人打理的原因。而天高原洞天的那副场景也可以理解为小鬼子邪魔外道,“品位”独特……可这大日光洞天怎么回事?

天脊佛门依旧昌盛啊,难道这些佛门喇嘛每天都只知道埋头苦修,根本就不注意营建自己的老窝?

“苦修?”

墨阳脑中灵光一闪,突然回味起了这两个字,瞬间有种想拍脑门的冲动,恍然而悟了:原来这大日光佛土中的这番景象和这群喇嘛的修行方式有关。

天脊高原上的这群喇嘛的修行方式就是苦修。就算在修行界之外这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天脊高原是世界上最为苦寒之地,有些地方甚至比两极之地还要恶劣。当然也就是最为适合苦修的地方。

在天脊佛门之中,这种苦修贯穿始终。所以不但是外面的天脊高原,就连他们这“极乐佛土”也是这样一副景象了。

其实,这也是佛门千万年来能一直扎根天脊高原,始终历劫不朽的原因。

有道是环境造就世界观。就天脊高原这种艰苦的生存环境,也只有这种苦修法门能适应这里。墨阳觉得,如果有道士来这天脊高原上布道唱德,那是肯定行不通的。

道门追求的是什么?是长生久视,逍遥自在。但在这种苦寒的地方如何逍遥,如何自在?就算有一身惊人神通,不惧恶劣环境的道门高人也不会喜欢这样的地方。太苦了。就更不要说生活在这里的普通人。

你如果对一个普通人说让他在这种艰苦地方逍遥世间还长生久视,他肯定拿鞋底伺候你。

相反,佛门就不一样。佛门讲究的是涅槃极乐。这就与这里的环境想匹配了。所谓涅槃极乐就是结束苦恼得极乐的意思。世间皆苦,出身在痛苦之地,又不愿长生于痛苦之中,那么就在这痛苦和厌倦之中反省和领悟,去寻找那真正的极乐净土吧!

苦之极致,彼岸花开!

苦中悟道,是生出离心!

这是墨阳边走边想到的一些领悟。这种领悟当然不是他在胡思乱想,也和他的修行之路息息相关。

墨阳不是苦行僧,当然不会就此顿悟苦中得乐的真理而直接到达彼岸,他想到的是另外的事情。

“原来众生之相,皆和他们的际遇有关。穷的想要富,弱的想变强,苦的想得乐。个人的出身、遭遇,决定他们的人生追求。众生茫茫,红尘迷乱,好像深不可测,其实一直有一种真理藏在背后,都是有迹可循的!”

“世事繁乱,天道恒常。”

于是,墨阳的心中便又多了一丝明悟。前方的迷雾之中,仿佛有一条道路隐隐现形。

一座巍峨的山峰出现在前方。墨阳和小喇嘛宗格弥沃来到了小须弥山下。

这座小须弥山,却是这大日光佛土中唯一独特的地方了。与其他地方的那种类似天脊高原的苦寒之地不同。这里是另外一番景象。

方才在高空看去,便能感觉此山甚是磅礴,神识之中能感到一种浩瀚的威压。而现在他到了这山脚下才发现这座雄峰比想象中的还要高大一些。

远处看去,此山层次分明,近处观之亦是如此。唯一有所不同的是此刻在山半腰往下的地方多了一层汹涌翻动的浮云,压的很低,漂浮在第四层颜色的山体之上。再往上看就看不清是什么景象了。

“这小须弥山和我佛门的修行息息相关。这里的每一种颜色的山体象征着我佛门修行的每一层次第!”一旁的小喇嘛不失时机的解释道:“像这云层下面的这四层,乃是地狱饿鬼道!”

“地狱饿鬼道?”墨阳听到这个词不由想起了佛门的六道传说。

六道回轮是谓地狱道、饿鬼道、人间道、畜生道、修罗道、天人道。其中以地狱道和饿鬼道最为下乘。想必这四层山体不是什么好地方了。

心中这么想着,墨阳便不由自主的向着那最下方的一层红色的山体走去,张叔方才也说过,这一层红色的山体象征着地狱道的最下乘无间地狱。

“轰”!

瞬间,一股庞然的气息压入墨阳的神识之中。他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冲击。这一刻,放佛是突然转换了时空,他来到了另外一方天地之中。

阴霾、硫云、火海炽烈,熔岩沸腾。放眼望去,这里的情景竟然与东洋天高原洞天类似。唯一不同的是这里不但有火海熔岩的视觉场景,而且还有另外一层冲击。对神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