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接通,里面传来了电工组长的声音:“喂?”。

“现在事态紧急,你赶紧把备用电机给我修好。”

“赵主管,我的人也在加班加点的干活,可是这不是加加班说说话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也没有办法。”

“你听好了,这次不是简单的停电,是地震。如果备用电机再修不好,摩天轮,翻滚过山车,海盗船这些设备都会出危险。如果出了问题,那就不是你我能承担的起了。”

“赵主管,您别吓唬我了。你我都知道,咱们的设备都是经过特别设计的,能抗8级地震。刚才的地震,应该还不到8级吧?”

赵起凡铁青着脸,对着电话吼道:“你知道个屁,别一副吊儿郎当满不在乎的样。你知道不知道,我们这些设备,为了能拆卸能移动,各个关节部位的吸能装置,那都是轻巧型一次性的。一次性的,你听懂没有?不能重复使用的!一次8级地震,震不倒我们的设备,但不代表我们的设备不会受损。只要有足够的余震,一次性吸能装置吸能到最大值就会失效,接下来是什么后果,你自己想清楚!”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建筑的抗震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往的建筑物都是想办法增加建筑物的刚性,增加建筑物的强度,以此来和地震波的破坏性能量抗衡,但是效果并不好。地震波的能量来自于地壳板块的移动以及地球内部的热运动,每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是非常惊人的。硬抗这条路走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是个死胡同,地震的震级无上限,而建筑物的强度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再想提高,那成本会变成一个天文数字。

既然硬抗不是办法,现代建筑师们想到了另外一种思路,抗不住我就不抗了,你地震波不是要破坏吗,我让你破坏个够,只要没有破坏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就行。于是,地震吸能装置作为建筑物的辅助部分诞生了。建筑物会设计成区块型,区块之间由吸能装置连接。地震时,吸能装置的刚性远远小于各建筑区块的刚性,于是地震波的能量大部分会传递到各个吸能装置上,并被吸能装置所吸收。想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简单,多部署一些吸能装置,或者选取吸能标号更高的装置,就ok了。

现在市场上的吸能装置分两种:一次性的吸能装置,和能重复使用的循环吸能装置。两种的对比无非是,一个价格便宜,轻巧,但是地震一次之后就必须更换,另一个价格昂贵,笨重,但是可以重复使用。通常地震多发区的建筑物会选用循环吸能装置,而其他地方的建筑物大多数会选用一次性吸能装置,大不了地震一次以后就换呗,谁知道多少年才会地震一次。

环球嘉年华这次的设备上,选用的都是一次性吸能装置,抗震等级是8级。

对面的电工组长没有说话,只能听到对面那渐渐变粗的喘息声。

赵起凡刚才一口气吼了半天,有点气喘,他吸了几口气,又说道:“你再想想刚才的那次余震,强度比第一次地震没有弱多少。按照我的估计,这两次地震,我们设备上70%的吸能装置应该都已经超载失效了,还能撑多久,谁也说不准。如果不能赶在下一次余震之前启动备用电源,把困在半空中的游客救下来,那会出大问题的。你跟了我这么多年,也是老员工了,应该能想明白这些。”

“赵主管,对不起,我刚才有点轻视问题了。现在我向您保证,我们电工组一定用120%的努力去尽快修复电机。”

赵起凡叹口气,又说:“现在你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就赶紧干活去吧。但愿不要再有余震了。”

对面挂了电话。

但愿没有余震?这只是一个愿望。赵起凡从刚才的余震的强度就可以判断出来,这次地震的余震少不了。

通常地震,就好像充满了气的气球,内部强大的气压紧紧压在气球皮上。一旦气球皮上被扎一个小口,大量气体向小口涌去,会把小口附近的气球皮炸成碎片,同时气体也从缺口散去。普通地震的能量就好像气球内部的大量气体,地震震中附近的地壳表面就是气球皮,地壳被冲破一个小口,地震的能量就从那个小口迅速扩散了出去,形成地震。如果地震能量级低,地壳薄,一次地震就能把部能量释放完毕,后续就不会有强烈的余震产生。

可是如果地震能量级高,地壳厚度大而且复杂多变的话,那很可能就是一会儿冲破这里,放出去一部分能量,一会儿又冲破那里,再放出去一部分能量,那余震就多了。

赵起凡很清楚的知道,这次就是后者,他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电工组长能赶在下一次大的余震之前,把备用电机修好。

他双手用力的拍了几下脸,想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还自己跟自己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担心又有什么用?担心就能没有余震了?既来之,则安之,管他娘的还会不会余震,我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去。”

他冲出监控中心,开始未雨绸缪,把手下的精兵强将分成几组,分别去往各个高危的高空项目区,准备迎接困难的挑战。其他普通员工,安排到危险性不大的项目去疏散游客。

他自己,则是依次的给市医院,区医院,市消防局,区消防局等各个部门打电话,提前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