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李大人,这老头明明答应我,刑部不会开门理会此事的。

邓吉从袖口掏出一枚紫晶方镜,没理会他,把方镜递到程春手里,程春举起方镜一看,笑了,道:“邓四啊邓四,你可真是蠢,这枚紫晶方镜来自关外,是景隆元年的贡品,可放大事物品貌,陛下心疼邓将军左眼视物有碍,特把这枚方镜赐给了邓将军,上到举朝文武,下到民家百姓,皆知这君臣佳话。”

程春再未细说,只等着邓祥反驳他,邓祥也没反应过来,下意识一梗脖子,喊道:“那你怎么证明这枚方镜是我的,万一是他故意诬陷我呢?”

邓吉闻言淡淡笑了,眉间不见一点尴尬,邓将军的府门自己五年不曾踏足一步,如此贵重的东西,自己怎可能轻易拿到手来诬陷别人。

呵,可笑!

程春打量着邓吉的神色,眼里的笑意渐渐退去,伸开手臂朝刑部里面一指,弯着身子朝邓四道:“进去吧,邓四少爷。”

傅婉书的网兜里只剩了两三个黄梨,她本打算拿去给大哥尝尝,但眼下还要到刑部为邓吉作证,一时还走不开,况且也不知大哥喜不喜欢。

“姑娘,今日之恩,邓吉记下了,接下来的事儿,请姑娘放心,我定会处理妥当,给姑娘和书坊一个交代。”邓吉侧身拦住了傅婉书刚要迈进刑部的步子。

恩?傅婉书有些不明白,自己身为人证,不需要到刑部作述录的吗?

她又转念一想,现在她身处于封建王朝时期,闺阁女儿最重名声,确实不该惹官司上身,邓三郎一番好意,不能不领。

“那便罢了,我也有事在身,先走一步。”傅婉书垂头行礼,正好瞧见手里的黄梨,懒得再拿,正好整个网兜都递给了邓吉。

邓吉冷不防接过,一脸错愕,只听得傅婉书声音温软“去去火。”

她...她居然敢在众人面前送自己黄梨,邓三郎的脸有些红了,她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黄梨换夫,可是京城家喻户晓的传说...

“邓三郎,你是在这看姑娘发呆,还是进去办正经事儿。”程春回头笑着调侃了一句。

他看邓吉愣了神,又朝傅婉书多瞧了几眼,可惜瞧不见模样,若是长得好,撮合给三郎,也不是不可。

傅婉书在刑部这待了好一会儿,她大哥早已下值,在大理寺里等了许久,却迟迟不见她来,正准备叫人去寻。

傅逸徵沿着大理寺走了半条街,却不想在这儿碰上了,见她还和邓三郎等人站在一起,这火蹭地一下就窜上了头顶。

“婉儿,你做什么呢?”傅逸徵在街对面怒声大喊,把正要转身离开的傅婉书吓了个趔趄。

邓吉忙伸手扶了一下,姑娘身子娇软,衣纱丝滑,烫得他手指发麻,不适之感叫他立马松开了傅婉书。

傅婉书站稳回头,瞧见兄长,才想起来自己本是要去接大哥一起回府的。

傅逸徵几步冲了上来,忙用身子隔开二人,又瞪了洗砚一眼,“你是死的吗?”

洗砚哪还在乎大公子生不生气,心里只想着,大公子可千万别把姑娘的身份捅出去,不然相府嫡女在刑部门口送男子黄梨的流言若是传出去,那可不得了。

姑娘可真是,怎么能把黄梨给了一位刚认识的男子呢。

“呦,我当是谁,原来是大理寺的傅大人,久仰久仰。”程春看见傅逸徵,一挑眉,将已经迈进门槛里的脚又迈了出来。

傅逸徵翻了个白眼,没理会他。

前几日大理寺刚驳了刑部的案子,刑部赵大人气冲冲到大理寺问罪,和王大人吵得不可开交,整个大理寺的人都被气得没吃下饭,所以眼下,他看见程春,自然也没什么好脸色。

程春倒也不恼,左右有邓三郎克着此人。

“兄长,对不住,我有些事耽搁了,才没去接你。”傅婉书乖巧认错,洗砚一听,咬了咬牙,她家姑娘真傻,竟然自报家门了。

傅相只有一个嫡亲女儿,传闻是个病秧子,整日呆在闺阁里,从未出过府,以为会是个娇怯怯的小姑娘,不曾想却是个爽利大方的女中英豪。

邓吉看得出来,这姑娘是个不想沾惹麻烦的人,可却会为了自己而不惜得罪邓四这个混子。

他笑了笑,朝傅逸徵说:“是我耽搁了令妹的时间,还请傅大人不要介怀。”

他的话仿若平地惊雷,在傅逸徵耳边嗡地炸开了,震得他发懵,这厮居然会这么客气,还未等他冷着脸摆架子,就又听得一声雷响:“喂,你们什么意思?你一句我一句的,搁这儿唱戏呢?”

一直被绑着的邓祥终于受不住了,大喊了一句,众人才想起来,这还捆着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