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程荀点点头,从袖中拿出一个小小的荷包。深蓝的缎面之上,绣着两丛紧紧相贴的兰草。

&ep;&ep;荷包色泽秀雅,只是这绣样却不甚高明,针脚有些凌乱,布上甚至还有拆线后未被盖住的针眼。

&ep;&ep;程荀只看了一眼,就将绣样朝下,匆匆塞到冯平手里。

&ep;&ep;她压低声音,飞快说道:“里头是我向辩空大师求的平安符,自他走后便一直供在佛前,你让他好生带在身上。”

&ep;&ep;冯平自然看清了那兰草的模样,本还觉得手里的荷包有些烫手,听她一说,当即敛容道:“属下遵命。”

&ep;&ep;说完,他将荷包小心收起,眼睛却不自觉掠过程荀头上那根兰花样式的木簪子。

&ep;&ep;程荀见他收起荷包,暗自松了口气,正色道:“此去,多加小心。”

&ep;&ep;冯平站直身子,声音更大了些:“属下遵命。”

&ep;&ep;程荀顿了顿,看着石阶下的将士们,只道:“去吧。”

&ep;&ep;一声令下,队伍开始行进。

&ep;&ep;穿过寺外空地,将士们从狭窄的山谷鱼贯而出。队伍渐行渐远,点点火光在谷道中忽闪,如同江面上的渔火。

&ep;&ep;那星点的火光何其微茫,仿若疾风一过,就要消逝在黑夜之中。

&ep;&ep;凉州撑不了多久,瓦剌的战火很快就要穿过边塞,向西北各地蔓延。

&ep;&ep;而他们手中,也仅有不到千人。

&ep;&ep;即便晏决明能救一人、救一户,可西北呢?中原呢?万民呢?

&ep;&ep;手握大权之人,醉心权欲、玩弄权柄;号令万军之人,昏聩愚蠢、数度溃逃。瓦剌人就在卧榻之畔,却将抗敌的剑锋对准自己,栽赃陷害、党同伐异。

&ep;&ep;程荀沉默地站了许久,直到视野中再也看不清队伍,才转身走进庙宇。

&ep;&ep;寺庙大门在身后缓缓关上。

&ep;&ep;老旧的木门发出吱呀声,晏立勇将沉重的门闩用力卡上。远处传来撞钟声,一片嘈杂中,贺川听见程荀低低的呢喃。

&ep;&ep;“我们的人,还是太少了。”

&ep;&ep;-

&ep;&ep;自冯平将神隐骑带走后,寺中骤然冷清下来。

&ep;&ep;大半亲卫都跟去了前线,程荀算来算去,只在身边留了三十人。偌大一个金佛寺,算上僧人,如今也不过六十余人,就连厨房帮工的人手都减员了。

&ep;&ep;寺中的压力骤然一轻。神隐骑一走,粮草不必再往寺里运,就连寺中庶务,程荀也主动提起要交给观林。

&ep;&ep;在晏立勇眼中,到这个地步,程荀实在没有留在此处的意义了。

&ep;&ep;可程荀对此却不置可否,依旧每日雷打不动地拜访辩空、翻阅陈年书册。若非他知晓内情,恐怕当真会怀疑她起了遁入空门之意。

&ep;&ep;犹豫几次,一天上午,在程荀又起了个大早、打算出门去见辩空时,晏立勇终于忍不住开口。

&ep;&ep;“主子,我们何时启程离开?”

&ep;&ep;程荀低头整理着书册,随口道:“离开去哪儿?”

&ep;&ep;晏立勇不假思索:“此时来看,恐怕向南更稳妥些。”犹豫了下,他又道,“主子,不知何时朝廷就能找来,金佛寺实在不宜久留。”

&ep;&ep;程荀一顿,抬起头问道:“若朝廷当真找来了,金佛寺可会……”

&ep;&ep;他摇摇头:“辩空大师德高望重,在京中也颇有声名,没有切实的证据,誉王不会擅自出手。”

&ep;&ep;程荀若有所思,随手拿起桌上一本佛经便往外走。

&ep;&ep;晏立勇有些头疼,想追上去再劝劝,贺川却将他拦住,低声道:“勇叔,主子心中自有打算,咱们且等着就是。”

&ep;&ep;晏立勇望着她的背影,眉头紧蹙。

&ep;&ep;下了半月的雪,今日难得晴朗,朦胧的灿阳照在雪上,刺得程荀眼睛一疼。身子一晃,地上又结了冰,她一个没站稳,半边身子重重摔到地上。

&ep;&ep;贺川二人在屋中耽搁几步,听到声音连忙冲出去,却见程荀已扶着墙站了起来。

&ep;&ep;贺川连忙上前搀扶,她只拍了拍身上沾染的雪泥,随意道:“没事,走吧。”

&ep;&ep;一路走到辩空所住的院子,程荀顿住脚步,有些讶然。辩空不似往日那般在屋中烹茶念经,反倒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短打,拿着扫帚在庭院中扫雪。

&ep;&ep;程荀将手里的经书交给贺川,示意二人在外等候,也拿了把扫帚走进庭院。

&ep;&ep;背后传来唰唰的扫雪声,辩空头也不回地说道:“早课结束了?”

&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