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她对上他的视线,不知为何竟有些发怵。

&ep;&ep;她低头行礼,“向孟大人、崔夫人问安。”

&ep;&ep;“我是程荀。”

&ep;&ep;第53章香桥会

&ep;&ep;“我是程荀。”

&ep;&ep;程荀半低着头,有些拘谨地行礼。

&ep;&ep;崔夫人连忙起身走过来。她扶起程荀,五味杂陈地细细端详眼前的少女。

&ep;&ep;那日在胡家,当着众人的面,她只能故作漫不经心地扫她两眼,今日才得了机会,好生看看这位六年前便已相识的“故人”。

&ep;&ep;她本以为她早已忘了几年前那位“玉竹”的模样,可如今一看,那个女孩的样子又浮现在眼前,渐渐与面前的程荀重叠。

&ep;&ep;六年过去,当初明泉寺那个瘦小寡言的女孩,如今已经长成高挑的少女。

&ep;&ep;除了年龄带来的成长外,她几乎没有变化。她的身形仍旧瘦削,面色有些苍白憔悴,那双眼睛一如既往的明亮澄澈。

&ep;&ep;若真要说有哪里不同,或许是如今的她更“真切”了。

&ep;&ep;那年明泉寺里,程荀对她说“不信神佛”。那时的她好似一缕缥缈的烟,只有神思中的怅然和悲痛是有形的。她寂寥而透明地飘在半空,仿佛随时都能抽身而去。

&ep;&ep;而如今站在她面前的程荀,眉宇间虽仍写着长久压抑带来的疲态和愁容,却多了几分生的厚度。

&ep;&ep;——就像浮萍长出根系,飞雁终于落地停歇。

&ep;&ep;这变化从何而来,崔夫人心中了然。

&ep;&ep;她心中有些欣慰,又有些心酸。

&ep;&ep;她拉着程荀的手,将她带到自己身边坐下。

&ep;&ep;“阿荀。”崔夫人笑得慈爱,“你不介意我这样叫你吧?”

&ep;&ep;程荀紧张地摇摇头。

&ep;&ep;“我真没想到,原来你就是‘程荀’。”她感慨万千,“当初我便觉得与你投缘,谁曾想,你居然就是决明找了六年的程荀!”

&ep;&ep;“那年我刚回京城,决明求我帮忙找你。他说完你的样貌和年岁,我当即就想到了你,可谁知你竟然取了个假名字……若是当年我再深究一下,何至于让你和决明分别六年呢?”

&ep;&ep;“这些年决明为了找你,什么法子都用尽了,我看了都……唉,可谁曾想,你竟在胡家那样的地方吃苦……”

&ep;&ep;崔夫人心中悲喜交加,一时间,声音都有些哽咽了。沉默已久的孟忻拍了拍她的手,给她递去一块叠好的丝绢。

&ep;&ep;程荀却愣住了。

&ep;&ep;她不是没想过,晏决明这些年定是想方设法地找她。只是这话从旁人嘴里说出来,总带了几分不同的意味。

&ep;&ep;她抬眼看向晏决明,却见他对她安抚地笑笑。

&ep;&ep;他无声地说:“没事。”

&ep;&ep;崔夫人缓了缓,压下酸涩的心情,认真地看向程荀。

&ep;&ep;“阿荀,这些年你受苦了。你与决明的情谊之深厚,我和你孟伯父都看在眼里……我心中一直想找个法子弥补你,正巧决明与我提了一个想法,我觉得倒是个好主意。”

&ep;&ep;崔夫人语调轻柔,目光温暖和煦,可程荀心中莫名地“咯噔”一下。

&ep;&ep;“我和你孟伯父有意将你认作义女,你可愿意?”

&ep;&ep;程荀张张嘴,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ep;&ep;崔夫人连忙拍拍她的肩,柔声道:“你心中莫要有负担。我和你孟伯父膝下只有绍文一个,若是多个女儿,我们开心还来不及呢。况且,从前我们见面,我就觉得与你有眼缘。”

&ep;&ep;崔夫人叹了口气,继续道,“我也知道你心中放不下这些年的筹谋,不愿意此时离开胡府。”

&ep;&ep;“可是孩子,胡府总有一天要倒台,你可考虑过将来?

&ep;&ep;“我们自然知道你本性如何、又遭遇了什么,可这世道本就对女子苛刻,若你背着一个……这样的身份,以后恐怕更是艰难。

&ep;&ep;“我和你孟伯父身微力薄,可给你一处避雨的房檐,还是做得到的。”

&ep;&ep;崔夫人语气诚恳、姿态谦和,程荀却久久地陷入了沉默。

&ep;&ep;崔夫人说得有错吗?不,某种程度上,她甚至足够委婉了。

&ep;&ep;世道多艰。且不说她如今为奴的身份。她当初用的是假名字,运气好的话,或许胡府一倒就能恢复自己的真实身份。

&ep;&ep;可“程荀”这个身份,又能支撑她在这世道多活几天呢?

&ep;&ep;她一无亲眷,二无家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