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第73章鱼籽豆腐煲

&ep;&ep;“方婶的案子判下来了——”

&ep;&ep;张迎春一路小跑过来,向白桦传递方婶一案的最新消息。张迎春的话揪住了白桦的心,可惜接下来听到的话却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ep;&ep;“兹事体大,从长计议。”

&ep;&ep;张迎春苦着一张脸重复了一遍县令的原话。听了这话,白桦泄气一般跌坐在了凳子上,也是一脸苦相。

&ep;&ep;白桦本以为此事事实明显、证据确凿,肯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殊不知,县令忌惮方婶家中有在朝为官的长辈,不想得罪同僚,面对铁证如山,仍旧推诿着不判。终究是官官相护,不得善终。

&ep;&ep;接下来的处理结果白桦几乎可以完全预料得到,衙门会以种种的理由无限的拖延,等到大家都已遗忘了这件事,等到只有受害者还在苦苦坚持,便可以轻轻地将此事一笔带过。

&ep;&ep;方婶只是一个朝代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小人物,她的福祸,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不会因此受到任何影响,百年之后也依旧配享太庙,就像此事从未发生过一样。

&ep;&ep;白桦叹了口气,听到结果的众人皆是一脸愁容。

&ep;&ep;衙门外,方婶婆婆一脸得意,进衙门前的紧张全都消失殆尽。

&ep;&ep;方婶婆婆精通人情世故,哪里会不知道县令说得“从长计议”便是“放她一马”的意思。此事她只需要跟她的丈夫说几句枕边话,便可以轻飘飘地揭过去了。

&ep;&ep;方婶婆婆特意走慢了几步,等着一脸茫然的方婶跌跌撞撞地出了门。

&ep;&ep;方婶婆婆的面相一脸刻薄,不屑地说道:“你以为你们几个成不了事的疯婆娘告到衙门就有用了?我不照样好好地出来了吗?”

&ep;&ep;方婶刚刚经历了一场不公平的判决,此刻还没有回过神来。

&ep;&ep;方婶实在是想不明白,她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辛酸苦楚,好不容易快要熬出头了,却眼睁睁地看着希望在她的眼前破灭。方婶不过是想要得到一个公正的判决,她却最终亲耳听到一声轻飘飘的判决。

&ep;&ep;从长计议,多么可笑的词汇。

&ep;&ep;方婶都可以想象,经历过此事,婆婆只会变本加厉地欺负她,她哪里还有什么未来和以后。

&ep;&ep;她心中最后的一点光明是白桦给她的,可眼下也被团团黑暗所笼罩,再也没有一点阳光能够穿透黑暗,清扫心中的阴霾。

&ep;&ep;方婶不知道此刻她还能去哪里。

&ep;&ep;回家吗?家里有尖酸刻薄的婆婆和一事无成的丈夫。回娘家吗?爹娘也只会像往常一样,用“夫妻没有隔夜仇”的大道理来搪塞她。

&ep;&ep;方婶双目无神地走到了白桦的小摊子前,白桦连忙叫住了她,生怕她像早上那样再做什么傻事。

&ep;&ep;围坐在炭火前吃牛杂煲的众人不约而同地给方婶让出了一个位置,方婶听话地坐了下来,之后就没有了任何的反应。

&ep;&ep;胡婶热心地给方婶夹菜,胡婶夹什么,方婶就吃什么,就像是一个没有精神内核的提线木偶一样。

&ep;&ep;胡婶最后只得放弃继续夹菜,原本热闹和谐的吃饭氛围,也因为方婶的案子被县令有意拖延而吃得死气沉沉。就连白桦都有一瞬间忘记了请杨家村的众人吃饭是为了拉拢客源,吃得有些食不下咽。

&ep;&ep;一顿饭最终吃得不欢而散。

&ep;&ep;方婶因为与婆家生了囹圄,被迫暂住娘家。正如白桦所预料得那样,每次方婶再去衙门门前敲鼓,换来的都是县令“从长计议”的答复。

&ep;&ep;衙门内,县令刚判完这桩糊涂案,也有些心虚。

&ep;&ep;但县令为官多年,主张的就是一个绝不惹事,因此官运亨通、妻妾满群,县令他并不觉得这么判有什么毛病。

&ep;&ep;直到有一日,县令吃多了暮食,在附近溜达的时候,无意间被一阵奇香给吸引。

&ep;&ep;只见一个妙龄女子正手持利刃,精细地处理着一条条新鲜的河鱼,将一颗颗嫩滑的鱼肚剖出,又整块地取出金灿灿的鱼籽。

&ep;&ep;若是寻常女子做这种血腥的杀生之事,县令只会绕道而行,生怕鱼的污血溅到自己的身上。眼前的姑娘却不一般,不仅容貌出众,举止更是卓然,双手灵巧,宛如在进行一项无声的艺术。

&ep;&ep;县令忍不住看痴了去。县令一时间鬼迷心窍,想要上前与这姑娘搭话。若是恰巧这姑娘还未婚配,县令也乐意再多一房美妾。

&ep;&ep;“敢问姑娘芳姓大名?”

&ep;&ep;县令色眯眯地凑了过去,眼里的不轨之心几乎要遮盖不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