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亳州军内部太乱了。

&ep;&ep;之前争权夺利耽搁的时间也多。

&ep;&ep;可其他白衫军都在飞速扩张。

&ep;&ep;如今长江以南,已经是滁州白衫、蕲春白衫、台州白衫三分天下。

&ep;&ep;淮南基本也是滁州军的。

&ep;&ep;亳州军能扩张的,就是往北在河南道诸州府。

&ep;&ep;可是河南道这边,还有泰州白衫也在扩张。

&ep;&ep;再往北,就离大都不远了。

&ep;&ep;亳州军无力南下与江南三处势力争夺地盘,就只能一鼓作气北上。

&ep;&ep;可是大都毕竟是大宁国度,周边山东、山西、河北还都在朝廷治下,凭借几州府兵力,想要举行灭国之战,无异痴人说梦。

&ep;&ep;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ep;&ep;就像滁州军“东征”结束得了亳州军占了徐州的消息,亳州军这边也是差不多得到江南消息。

&ep;&ep;当时徒三面上未见欢喜,反而只有沉重。

&ep;&ep;他站在舆图前,数着滁州军势力范围。

&ep;&ep;淮南道滁州、和州、庐州、扬州、舒州、寿州。

&ep;&ep;江南东道的金陵府、太平府、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

&ep;&ep;十二个州府,其中还有金陵府、太平府、苏州府三个大府。

&ep;&ep;“若是十二州府征兵,滁州军那边的兵卒……会到四十万……”

&ep;&ep;徒三面上带了苦笑。

&ep;&ep;还记得去年六月,大家在滁州城中提及“淮南攻略”。

&ep;&ep;先打和州,再打庐州,随后反过来对扬州……

&ep;&ep;虽说滁州军征伐的过程中略有不同,却是大同小异。

&ep;&ep;若是没有“滁州之变”……

&ep;&ep;越是到了眼下这一步,徒三越是明白人才的可贵。

&ep;&ep;卫海、陈大志是他手下的猛将,可两人与邓健、水进压根不是一个等级。

&ep;&ep;卫海是水进的手下败将,陈大志在滨江时也被邓健俘虏过。

&ep;&ep;邓健一个人,就帮着滁州军打下数个州府。

&ep;&ep;水进也成长的飞快,成为独立领兵的一方元帅。

&ep;&ep;当初霍五用数千人马换水进,是找个借口帮扶他这个小舅子,这算不算是“好心好报”?

&ep;&ep;水进却是值得数千人马去换。

&ep;&ep;江平打理庶务比旁人强些,可也比不得马寨主。

&ep;&ep;还有陈举人这个谋主……

&ep;&ep;是比徒三手下其他人强多了,可是与林师爷相比也差太多。

&ep;&ep;还有冯和尚……

&ep;&ep;早在亳州时,就是五位白衫元帅之一。

&ep;&ep;冯和尚手下只有数千兵马,可当初不管人多势众的孙元帅、还是名声在外的柳元帅都不敢小瞧。

&ep;&ep;徒三早就后悔了。

&ep;&ep;午夜辗转,他也无数次想过,要是当初选择了姐夫与外甥小宝,没有为江平伤他们的心,如今会是什么情形?

&ep;&ep;集亳州军与滁州军势力,这天下还谁人能敌?

&ep;&ep;第317章安抚

&ep;&ep;四月二十,史今、贾演兄弟带两万人马,侯晓明、石三带一万人马,仇威带一万“青蛇军”,开拔前往太平府。

&ep;&ep;就在前一日,太平府送来捷报,冯和尚已经拿下宣州。

&ep;&ep;早在二月,冯和尚部就与水进部、邓健部同期开拔。

&ep;&ep;之所以一直没动,不过是滁州军战略安排。

&ep;&ep;当时邓健这边是为了在朝廷平叛的山西兵与泰州白衫决出胜负之前,先一步拿下常州、苏州与松江。

&ep;&ep;水进那边就有些趁火打劫。

&ep;&ep;趁着蕲春白衫被平叛军对峙,拿下与蕲春紧邻的舒州与寿州。

&ep;&ep;冯和尚的太平府这边,更多是备战,做的两手准备。

&ep;&ep;要是蕲春白衫落败,冯和尚这边兵马就北上,联合水进部一起拿下蕲春。

&ep;&ep;要是官兵落败,冯和尚这边就“西进”,拿下官府治下的几个州府。

&ep;&ep;结果是蕲春军胜了不说,还将重心转移到武昌府。

&ep;&ep;滁州军总不能这个时候去打蕲春军老巢,如今需要扩张的地盘还多,不至于主动与大胜的蕲春军对上。

&ep;&ep;太平府这边,就开始攻打官兵治下的宣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