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林师爷欣慰道:“回来就好,这些年多亏你照顾清文了!”

&ep;&ep;这是林清文身边大丫鬟,后在林清文成亲后收为通房,林家落难时被官卖,后被人赎买,悄悄送到辽东,照顾林清文起居。

&ep;&ep;那妇人带了不安道:“都是婢子分内之事……”

&ep;&ep;“爹,至顺五年,儿扶了春樱为继室,未来得及禀告爹……”

&ep;&ep;林清文带了几分忐忑道。

&ep;&ep;林清文是至顺元年被发配辽东,至顺五年已经是在辽东五年后。

&ep;&ep;林师爷点头道:“你们患难的情分,是当给春樱一个名分……”

&ep;&ep;第310章想不到的厚报

&ep;&ep;霍顺与林清文回来,是霍家与林家的大喜事,也是滁州军的大事。

&ep;&ep;尤其是霍顺这里,还带了关外消息。

&ep;&ep;当天晚上,霍五就在太尉府开宴,来的都是滁州军众头目。

&ep;&ep;除了在杭州的薛彪与在太平府备战的冯和尚,其他人都到了。

&ep;&ep;待听说辽东混乱,众人面面相觑,竟然不知是喜是忧。

&ep;&ep;喜的是大宁后院都乱了,只有京畿与两广还算安静,这个国家已经乱了大半。

&ep;&ep;“成了破灯笼,补不过来了!”

&ep;&ep;林师爷带了几分感叹。

&ep;&ep;霍五却是与马寨主对视一眼,兄弟俩都带了沉重。

&ep;&ep;“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于读书人来说,这句话或许只是一句口号,可是对霍五、马寨主等人,却是验证过这句话是道理。

&ep;&ep;大宁皇族虽也是异族,却是受过儒家教化,才会在几十年前凭借着骑兵之厉,尤北到南,推翻了前朝。

&ep;&ep;北蛮在辽东崛起,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大宁?

&ep;&ep;不能给北蛮崛起时间。

&ep;&ep;两兄弟两个默契,心中都有了打算。

&ep;&ep;看来还不能松懈。

&ep;&ep;“西征”过后,说不得就要“北伐”。

&ep;&ep;霍五被北蛮有了防备,就暂时先将北蛮事放下,问起战马之事。

&ep;&ep;两人运回来八百战马,外加一百匹种马。

&ep;&ep;路上折损了一百多匹,还剩七百多匹。

&ep;&ep;金贵的不仅是战马,还有贩马渠道。

&ep;&ep;霍顺道:“说起这个,还要感谢宋老大人,辽东那边的马场分为官马场还有私人马场,官马场又分了太仆寺马场兵部马场。兵部马场形同虚设,里面早就没有什么马了;就是太仆寺马场那边,实际存栏数与账面上记的马匹数量也差了好几成……反而是私人马场,后头都是京中权贵,存栏数许多……最后是太仆寺那位场监牵线,从私人马场订了马,这是第一批,后头还有四千二百匹……只是如今马贵,战马十两银子,种马十八两银子……带的金子做了定金,说好了这次去时补尾款……”

&ep;&ep;霍五却听出其中不对。

&ep;&ep;宋林致仕前是太仆寺卿,与下属有些香火情正常,可是一场监不过是七八品官,说给滁州军牵线正常,要说别的不至于。

&ep;&ep;霍顺之前北上任务是有找到贩马渠道这一条,也带了不少金银傍身,可数量有限。

&ep;&ep;那私人马场却只收了定金就允许他运九百匹马出来?

&ep;&ep;“可打听了,那马场背后是哪一家?”

&ep;&ep;“是京城樊国公府!”

&ep;&ep;“竟是他家!”

&ep;&ep;霍五有些意外,也有些意料之中:“那边可是晓得你是滁州过去的?”

&ep;&ep;霍顺不由一怔:“对方是探问了一次,侄儿说是金陵人氏。”

&ep;&ep;霍顺六月从滁州出发,中秋前到辽东,当时金陵还在官府治下。

&ep;&ep;等到与太仆寺马场场监联系上,知晓官马场的马匹没戏,再联系其他马场,已经是年底的事了。

&ep;&ep;霍五摇头道:“你拿了宋大人的引荐信,对方应该心中有数。”

&ep;&ep;宋林是滁州人氏,在滁州养老。

&ep;&ep;滁州,五月被白衫军所占。

&ep;&ep;马寨主摸着下巴道:“咱们俘虏了步健、庞亮,樊国公那边只是装死,倒是背后卖了咱们一个好!”

&ep;&ep;林师爷点头道:“庞国公性子护短,要不然不会再长女被慢待后接了女儿大归,又抢了外孙回府,倒是比其他权贵人家更有人情味儿……”

&ep;&ep;滁州军也是打听了这些,才在俘虏了金陵水师都统庞亮后,囚而不杀,用他牵制扬州水师都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