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薛彪得到的消息,是大军从北城入城,不知番号。

&ep;&ep;可不少士绅人家,在秦淮河附近有产业耳目的,却是都看到楼船上的战旗,还有上面的“滁”字。

&ep;&ep;滁州军来了!

&ep;&ep;滁州军的地盘与金陵一江之隔,关注滁州军的不是一户两户。

&ep;&ep;滁州军行事,很是让人看不懂。

&ep;&ep;并不像传说中的大庆军那样招摇,地方动荡。

&ep;&ep;可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滁州军的扩张速度也令人惊叹。

&ep;&ep;只是因淮南道糜烂许久,关注的人不多,使得他们成长起来。

&ep;&ep;乱世出英雄,有人生出野望来,也有人生出离意。

&ep;&ep;金陵四个城门,包括那断坍塌的城墙处,都多了不少人影。

&ep;&ep;四门不开,城墙处,也有密密麻麻的兵卒驻守。

&ep;&ep;金陵城,已经闭城。

&ep;&ep;“这是什么意思?”

&ep;&ep;“全城戒严?”

&ep;&ep;“衙门里怎么说?”

&ep;&ep;“哪里还有衙门?”

&ep;&ep;“……”

&ep;&ep;等到中午,就有更详细的消息传出来。

&ep;&ep;领滁州军攻打金陵东门的是金陵守军副指挥使史今。

&ep;&ep;领滁州军攻打金陵大营的是金陵守军副指挥使苗千。

&ep;&ep;后又有千户所千户贾演、贾源兄弟二人,乘机作乱夺权,投了滁州军。

&ep;&ep;史今?

&ep;&ep;苗千?

&ep;&ep;贾演兄弟?

&ep;&ep;多少人咒骂他们引狼入室,又有多少人看到指望,匆匆前往史家、贾家。

&ep;&ep;这两家都是金陵老姓,姻亲故旧不知几多。

&ep;&ep;世人很习惯、最乐意之事,莫过于共富贵、均贫富。

&ep;&ep;鸡犬升天,就是大家心里藏着的最美好的愿景。

&ep;&ep;就是苗千这里,在金陵任职小二十年,也有几个旧友。

&ep;&ep;只是苗千游宦半生,早生离意。

&ep;&ep;之所以咬牙留在金陵,就是为了儿女之仇。

&ep;&ep;大仇已报,老人家昨晚直接就与霍五辞别。

&ep;&ep;霍五挽留数次,见老人家不改初衷,就叫人预备了一份丰厚的仪程。

&ep;&ep;今早天色将亮,苗千就带了几个长随出城。

&ep;&ep;同僚一场,史今亲自送出城去,很是不解:“大人作甚要走?滁州军上下清明,有可为之处……”

&ep;&ep;苗千回望金陵城,叹道:“若是老夫年轻二十岁,哪怕是年轻十岁,老夫也会拼一把……只是老夫已是知天命的年岁,如今只盼着早日归乡,儿孙绕膝……”

&ep;&ep;史今不在多言,送了一份仪程。

&ep;&ep;苗千骑在马上,想着自己大仇得报,固然是机缘巧合,可到底有史今的缘故,开口道:“霍五爷是咱们武人性子,干脆利索,不喜阴谋……史兄弟是金陵人氏,此是长处,也是短处,还望日后多珍重……”

&ep;&ep;史今抱拳道:“谢大人教诲!”

&ep;&ep;苗千带了从人快马而去的,史今折返回城,心情略有些沉重。

&ep;&ep;苗千提点这些,他如何不懂?

&ep;&ep;不就是担心他徇私,败了在霍五跟前的印象,坏了前程。

&ep;&ep;霍五让他与贾家兄弟整理金陵士绅名单,也是给他们自己选择的机会。

&ep;&ep;贾源恨透了生父的昏聩,族人的无情,巴不得对贾氏一族开刀。

&ep;&ep;即能出口恶气,也给族人教训,省的这些人攀附上来,成了祸患。

&ep;&ep;史今却不能如此。

&ep;&ep;“史大哥!”

&ep;&ep;刚一进城,史从就被贾源堵住。

&ep;&ep;贾演也在旁边,眼圈发黑,没有歇好。

&ep;&ep;“今天还乱着,咱们得找个地方躲躲!”

&ep;&ep;贾源打着哈欠道:“起晚了,就要被人堵屋子里!”

&ep;&ep;一行人没有躲私宅里,而是直接去了望江楼。

&ep;&ep;这里是史家产业。

&ep;&ep;等到中午,外头各家找他们找疯了的时候,他们已经吃完一桌“九九”席,喝着茶水,看着列好的名单。

&ep;&ep;这名单上,写了各士绅人家大致产业,出仕子弟。

&ep;&ep;还有几家为富不仁,罪行昭着的。

&ep;&e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