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ep;一旁的椎名椎听到这句话,看了看一旁的大圆桌,又看了看自己面前的碗筷。

&ep;&ep;正打算说些什么,就看到烛台切光忠拉开了樟子门推了个推车进来。

&ep;&ep;似乎是注意到他的视线,烛台切光忠露出一个笑容,自信满满的开口:“今天主公要我用家乡料理来招待204本丸的审神者——椎名椎!”

&ep;&ep;“我特意去问了问神奇海螺,搜索到了一道主公家乡常吃的美食!”

&ep;&ep;椎名椎听着这话还没来得及吐槽神奇海螺是什么,就看到烛台切光忠帅气的揭开推车上的盖子。

&ep;&ep;“光忠特制主公家乡美食——”

&ep;&ep;“福建人!”

&ep;&ep;第24章还是晚饭

&ep;&ep;“福建,依山傍海的地理特点,九成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带,全国第二的海岸线,造就了广东人最爱的美食——福建人。”

&ep;&ep;“福建人善于调汤。食用的食物更偏爱于甜酸淡三味,原料多取自山珍与海味。使得其肉质鲜美,带着清甜。”

&ep;&ep;“广东人在福建人的制作上别有心得。瘦一些的福建人适用于煲汤,加入稍许食盐、香醋、香油进行调味,待汤汁成为奶白色加入砂仁、陈皮、香菜、生姜。稍滚几分钟后,即可出锅。一道营养又美味是和夏天喝的福建人汤就可以上桌了。”

&ep;&ep;“稍肥一些的福建人适合做叉烧,抹上生粉与糖,两面涂匀,腌制片刻。将叉烧酱抹上放入冰箱过夜,待第二天拿出来时放入烤箱中,取出后晾晒十五分钟,涂上蜂蜜,在反复。一道色泽鲜明、香味四溢的'半肥瘦'叉烧,就做好了。”

&ep;&ep;“不管在大陆还是海外,福建人的味道始终超越了时间和距离,弥漫在每个广东人心中。这道自然馈赠的食材经过时间的转化,使得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激情在味蕾绽放,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所打造出的风味,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ep;&ep;烛台切光忠话一说完,手中的手机正在播放的bg戛然而止,时间卡的刚刚好。

&ep;&ep;他满意的点点头,对着坐在短刀群的沈笙开口:“是这样没错吧!我可是很认真的问过神奇海螺了。”

&ep;&ep;沈笙看着他兴奋的表情,组织了半天语言,最后只憋出一句:“你从哪看到的?”

&ep;&ep;烛台切光忠将手中的手机举起来:“在名叫百度的神奇海螺上看到的呢,因为之前的维基查不到。”

&ep;&ep;还很认真的回答了。

&ep;&ep;沈笙看着眼前的茶水:“可我们……不吃这道……美食的。”

&ep;&ep;“怎么会?!”听着她的话,烛台切光忠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解锁手机带着手套的手在上面划了几下,有些结巴:“可,可我在这上面输入广东的时候下面自动跳出来了广东人爱吃福建人啊……”

&ep;&ep;烛台切光忠的手在屏幕上划动着,随后将屏幕朝她面前展示出来:“主公你看!这上面还有做法的。”

&ep;&ep;沈笙凑过去一看,果不其然在搜索栏输入广东人之后,下面的选项都是‘广东人吃福建人’‘’广东人喜欢吃福建人。’‘福建人如何制作才好吃’。

&ep;&ep;她伸出手在屏幕上一划,随意点了个消息一看,链接一跳,就看到上面一排排的消息,都是关于福建人的做法。

&ep;&ep;她在一看,只见右上角写着z/乎两个大字。

&ep;&ep;沈笙放下手机,语重心长:“烛台切同志啊,神奇海螺上面的东西不是能全信的。你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有否定精神与质疑的勇气。”

&ep;&ep;烛台切光忠听着,点了点头:“您说的是。”

&ep;&ep;“我们吃福建人这个……梗?只是因为有人说我们广东人没有红包衍生出来的,平时大家开开玩笑而已。”她解释完,表情认真语气坚定:“我们,真的,不吃,福建人。”

&ep;&ep;听着沈笙的解释,烛台切光忠讪讪的盖上盖子:“这样啊,因为之前的煲孩子饭,我还以为福建人这个名字是主公家乡的特色取名方式呢。”

&ep;&ep;“……”

&ep;&ep;你这是在黑我们广东人不会煲冬瓜嘛?!

&ep;&ep;看着两人的椎名椎面色恐慌的咬着自己的指甲,下定决心一样指着烛台切光忠身旁的推车:“重点不是神奇海螺,也不是否定精神与质疑勇气吧?那是福建人啊!你家刀从哪里弄来的你不问一下吗?!沈笙你可长点心好不好!”

&ep;&ep;醍醐灌顶的沈笙‘哦!’了一声,扭过头把重点扯到烛台切光忠面前的推车上。

&ep;&ep;烛台切光忠刚刚开盖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